返回首页
水乡文化专题网
浏览量:0
2019年11月13日 15:07

2016-3-15 14:27:21

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昆山水乡文化的实践

张红俊 江苏省昆山中学

摘要 长期的教学中太多注重化学知识的灌输和化学技能的重复训练,使学生总是觉得化学枯燥无味。若在教学中 渗透昆山水乡文化,重视化学与自然、历史和人文等领域的联系,不仅可增强化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可提高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 水乡特色文化 化学教学 实践

《基于昆山水乡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是我校申报成功的2013年度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在此课题整体框架下,笔者申报了子课题“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昆山水乡文化的实践研究”。之所以提出以上课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昆山有着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意境,有着很多与化学相关的水乡人物、历史、风俗、建筑、文艺、水乡物产等教学资源;二是在江苏当前的高考形势下,学生更加疲于化学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重复训练,久而久之觉得化学是盲人把烛、毫无用处可言。为了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积极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现示例如下。

一、让水乡特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可以说开课几分钟教师采用的切入方式的不同,一定会影响本节课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有多种,诸如我们常用的图片切入、视频切入、实验切入等。昆山是一座灵动气息的江南水乡,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故事。

图1

在苏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教学前[1],为了打破沉闷的学习气氛,笔者首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辐图(图1)。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议论纷纷,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这就是我们学校东侧的奥灶馆呀!笔者紧接着问了一个问题,你对奥灶馆知多少?(学生似很熟悉,但就是讲不出)。笔者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奥灶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昆山的“天香馆”,因为经营不善,店主弃馆而走。

债主就将它交给绣娘陈秀英经营,易名“颜复兴”。心灵手巧的陈秀英本来就擅长精细小吃烹调,她虚心征求意见,精心烹饪制作,果然非同凡响。只有三张半桌子的小面馆顾客盈门,名声四扬。解放后,根据“奥妙在灶头上”的意思和谐音,正式命名为“奥灶馆”。奥灶馆里所用的面条是精白面加工成的龙须面,而且每碗面条都带有浇头,或单或双或叁,有爆鱼、雪菜肉丝、牛肉、大排、卤鸭等,营养十分丰富。


笔者在讲故事时,专门对“精白面”“爆鱼”“雪菜肉丝”“牛肉”“大排”“卤鸭”等词语加重语调。那么这则故事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每天早餐如此,对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在饮食中又应该注意哪些注意点?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哪些营养吗?引出“专题2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2],让学生不仅明确从本节课开始准备学习哪些内容,而且利用“问题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后续的学习中了解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机制,明确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故事切入法,在教学过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主要是故事本身生动有趣,再加上语言的烘托,同时还因为这些故事中的人或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种切入的方法不仅能瞬时就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熟视无睹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起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

二、让水乡特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衔接点

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材不仅向学生说明了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且要求学生能从知识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其间还渗透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对高一学生来说可以说内容多,容量大。如果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不经过自身的加工,不进行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那么所学的知识就会孤立化,就很难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的同时渗透并加深离子的检验以及混合物提纯与分离操作,笔者以昆石(因产于昆山的玉峰山而得名)(如图2)编制了一道原创题,让它作为复习课教学的衔接点,以让学生在思考和回顾中达到复习的目的。


“昆石”属于历史悠久、独特珍贵、稀有、存世量小、流传范围小、不能再开采的石种,据查阅资料发现,其成份主要是二氧化硅以及含铁、钠、钙元素的氧化物,根据下列流程回答有关问题。


(1)操作1和操作4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

(2)在沉淀2后进行了依次进行了洗涤、干燥、灼烧操作,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

(3)写出盐酸酸化时发生发应的离子方程式

(4)证明滤液3中含有钠元素的方法是

(5)如何证明红棕色固体含有的金属元素,请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现象、结论。

习题中不仅要求学生看清流程信息,明确每一步操作的目的,而且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了解程度,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氧化铁红棕色等,尤其关注到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操作,如过滤、蒸发结晶、晶体的洗涤等,还重点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如Fe3+、Cl-的检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水乡资源,让水乡文化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水乡文化知识。以昆石作为研究对象,以验证其成份作为教学的衔接点,多角度多方向的检查了学生对过滤、蒸发结晶、离子的检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的程度,不仅让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和物质分离提纯操作及离子检验等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昆山人的骄傲、加深热爱家乡的热情。

三、让水乡特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探究点

化学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对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与化学相关的简单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尤其是能对探究方案、探究过程、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能用化学用语准确地表达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在苏教版《化学与生活》专题2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维生素C的认识[1],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维生素C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笔者在此教学过程中,联系昆山水乡文化对此部分教学内容作了如下处理。

昆山阳澄湖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据查,鲜虾食用时忌与某些水果同吃,一是因为与某些水果同吃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有可能会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二是因为鲜虾里含有无毒的五价砷(若水体受到污染将更严重),食用某些水果后会转化为有毒的三价砷。猕猴桃就属于第二类水果。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何从猕猴桃中提取维生素C?请分析猕猴桃中维生素C在此表现了何种性质?选择必要的试剂来证明维生素C的这种性质。

在学生动手实验前,笔者先让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前面所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知识讨论如何从猕猴桃中获取维生素C;根据刚才的文字信息和自己的经验预测其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结合实验桌上提供的化学试剂联想实验室常用的氧化剂有哪些?如何来证明维生素C具有这种性质。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中强调人人动手,互相合作。

水乡特色文化中可以用来作为教学探究点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昆山“青团子”中采用的绿汁来源于“浆麦草”,而不是普通的色素,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需加少量生石灰,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来区分青色来源于普通的色素还是“浆麦草”的绿汁等等[3]。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善于发现、挖掘昆山水乡文化中可探究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且由于取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增加了亲切感,让学生更加懂得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发挥的作用。

昆山水乡文化不仅可作为化学课堂教学资源,也是课外延伸点。臭豆腐干为什么臭?“万三蹄”的红烧秘诀与什么有关?“昆曲”化妆中的化学原理是什么?“昆山水乡”作为旅游胜地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何关系?“昆山水乡”作为旅游胜地与垃圾资源化有何关系?“锦溪湿地公园”与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冲破时间与空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进行有效拓展,让课外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总之,合理的挖掘并利用昆山水乡资源,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状态,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地方文化的热爱,树立建设家乡更加美好未来的志向。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生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1,58

[2] 马友文主编。名师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

[3] 赵红骑主编。昆山名特产:青团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7~40

(本文发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年11期)


网站首页    水乡文化专题网    课题研究    张红俊——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昆山水乡文化的实践

张红俊——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昆山水乡文化的实践

栏目导航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