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江苏省昆山中学欢迎你
为何不能举一反三?
请点击图标下载浏览:
本文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苏教版教材的高中数学“微课题研学”课堂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K9- L092 主持人:陈唐明 缪林)研究成果
为何不能举一反三?
缪林 (江苏省昆山中学 215300)
学以致用,即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评析典型例题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搞清知识脉络,更重要的是巩固知识,挖掘方法,培养思想,让学生有强烈的“用例题”意识,即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但在教学中发现,有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觉甚好,然而课后发现事与愿违.
1 问题发现
近期笔者领衔的工作室成员在等差等比数列综合运用公开课中,评析了如下一道例题:
设数列 的前n项积为 , ;数列 的前n项和为 ,
(Ⅰ) 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Ⅱ) 若 对 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课后作业中有如下练习: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为 ,若 ,(Ⅰ)求an;(Ⅱ)求Sn. 正确率达93%.
几天后的阶段性测试中,有如下一题:
但测试结果让我们惊鄂不已,本题满分14分,全班均分仅有4.8分,第一问的正确率仅有53%。空白率达33.6%。
这引起我们的深思,这是一所四星级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而且课堂上的学生板演显示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可谓得心应手,流畅自然,这里只是稍作变形,为何就不能举一反三呢?
“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米斯拉),看似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充分的课堂,为何课堂效益不尽人意呢?为此,课题组将这一问题作为近期研究的“微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2 问卷调查
我们课题组对全班5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他们真实地说明不能完成的原因或能正确完成的动因.对反馈的情况进行归类,不能准确完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3 深度反思
3.1 完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
问卷调查中,大多是学生的自责,其实学生自责的背后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表象上的先进实质上的陈旧!
(1)课堂上教师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板演,这是教师得信息反馈一种有效途径,但对学生的板演进行合理的点评至关重要。
(3)不能只重视思路、方法的评析,忽视运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逻辑性、严谨性。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应重视算理的选择和运算过程的准确性,注重表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力求步步有据,简捷而不失其严谨。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或“虽全但过其繁”。
(4)板演学生不宜只是几个数学尖子,应因题制宜,注重针对性和代表性,供全体同学分析、思考、总结
(5)课堂上问题的选配要切合实际突出重点,
3.2 指导科学学法,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一点说,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见学生学法和学习习惯上严重欠缺.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3.3 增强自信 发现自我
高斯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教学中存在许多这样的“微问题”,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加强思考,多作研究,提升学生的同时也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国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课堂局部探究的尝试[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2(5):23-25.
[3] 陈传熙.“以学生为本”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J]. 数学通报,2012(2):29-32.